#图文打卡计划#
刚过完25岁生日的王楚钦,这几天可能比打奥运会决赛还闹心。
就在昨天,他开车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大门时,一群举着手机的小姑娘突然爆发出堪比演唱会现场的尖叫声——不是因为他赢了球,而是有人扒到了他的酒红色越野车,连车牌号都被高清镜头怼脸拍下传遍全网。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被“扒光”了,半年前在长沙医院看个胃病,医生不仅索要签名球拍,转头就把他的心电图晒在朋友圈炫耀。
现在的体育圈追星堪比谍战剧。
有人专门盯着总局大门口的车辆进出记录,连王楚钦每天几点去食堂打饭都能写成《爱豆日常观察日记》;无人机应援直接盘旋在训练场上空偷拍,美其名曰“用科技传递爱”;更离谱的是连运动员挂号看病的信息都能被医院工作人员当追星福利转卖。
去年周海媚病历泄露的悲剧还没凉透,同样的戏码又在王楚钦身上重演,难怪有网友吐槽:“现在当运动员得先考个反侦察专业? ”
饭圈入侵体育圈最魔幻的还不是这些。
就在上周某品牌活动上,刚拿下奥运混双冠军的王楚钦被品牌方老总当众从C位推到旁边,就为给娱乐圈的流量小生腾地方。
这种荒诞场景背后,是体育明星正在被资本当作“高级手办”——既要你赛场拼命拿金牌涨身价,又要你配合营销当花瓶。
更可怕的是,有些赞助商明面上喊着“支持体育事业”,暗地里把运动员的行程信息打包卖给代拍,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别看现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写得明明白白,真到了执行层面就跟过家家似的。
长沙医院泄露王楚钦隐私的医生,最后也就是扣点奖金了事,比起倒卖明星行程的黄牛动辄几十万的暴利,这处罚力度简直像在发“敬业福”。
更糟心的是,现在连训练数据都成了香饽饽——某省队教练透露,曾有俱乐部开出百万高价买对手运动员的体能报告,比买球员还舍得下本。
王楚钦们现在面临的选择题比奥运会还难:要么学樊振东关微博、退粉丝群,活成与世隔绝的“山顶洞人”;要么就得时刻提防着被扒个底朝天。
可真正的体育迷要的不是这些——我们想看到的是赛场上杀气腾腾的“大头”,不是被私生饭逼到墙角的惊弓之鸟。
就像他本人说的:“最好的相遇在球台两侧。 ”
下次再想表达支持,不如把租无人机的钱买张门票,让加油声响在应该响起的地方。
这场由饭圈掀起的隐私风暴,正在把体育竞技变成大型真人秀。
当运动员的腹肌照比技术动作更受追捧,当病历本比金牌更有流量价值,我们离真正的体育精神就越来越远了。
是时候给疯狂的追星行为踩脚刹车了——毕竟谁也不想有一天看到,我们的奥运冠军得戴着面具出门,像防贼一样防着自己的“粉丝”。
Powered by 尊龙宴大米怎么样好吃吗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